近年来,遵义市涌现了不少重大先进典型。英雄的产生,离不开滋养其成长的土壤。红军长征为遵义注入了厚重的红色基因,在红色故事的熏陶及红色精神的感召下,“让我来”“跟我上”精神已植根于无数青少年的灵魂深处。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“团结奋进、拼搏创新、苦干实干、后发赶超”的新时代贵州精神,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发有为,涌现出了潘克刚、郑传玖、张明富等一批“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”。
在《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杜富国同志“时代楷模”称号的决定》中,有这样一句话触动人心:“杜富国同志是红色老区培养出的优秀儿女!”毋庸置疑,在危难时刻,杜富国的那句“你退后,让我来”源于一种下意识,是深入骨髓的红色基因引发的行动自觉。
杜富国说,就算再给他很多次机会,他依然会做相同的选择,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军人应尽的职责。红军长征为遵义注入了厚重的红色基因,遵义儿女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。
“独腿将军”钟赤兵在娄山关战斗中冲锋在前高喊“跟我上”的场景,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和战友道别时说“帮老乡看完病,我就来”的情形,既是红色宣讲员宣讲红色故事的感人细节,也是孩子们百听不厌的片段。
在红色故事的熏陶及红色精神的感召下,“让我来”“跟我上”精神已植根于无数青少年的灵魂深处,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已成为遵义儿女特有的气质。
遵义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培训,党员干部“四个意识”和“四个自信”不断增强;
组建红色义务宣讲团广泛开展红色宣讲,深入推进红色文化“六进”活动;
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,创新思路开展“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”全国巡展活动,在全国7个省(市、自治区)的11个城市举办巡展20场,观展人数超过200万人次,将红色基因播撒到祖国大江南北。
“长征故事进校园”“红色义务小小宣讲员”活动,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德育先进案例,红花岗区老城小学小小宣讲员张瑞凝在全国红色故事大赛中荣获“优秀志愿讲解员”称号。
遵义文化积淀深厚,素有“贵州文化在黔北,黔北文化在沙滩”之美誉。
东汉教育家尹珍辗转中原求学,学成归来矢志教育事业,在绥阳、正安等地办学,为开启民智作出卓越贡献。
“沙滩才子”黎庶昌走出国门,迈向世界,成为清代黔北走出封闭“睁眼看世界”的第一人。
遵义自古英雄辈出,当蒙古大军的铁骑将踏上蜀地,南宋政权危在旦夕之际,绥阳冉琎、冉璞兄弟主动献策成功修建钓鱼城,持续36年的“钓鱼城保卫战”,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历史;
出生务川的进士申佑年幼时虎口救父,在土木堡之变中乔装成身陷蒙古族瓦剌部落包围的英宗皇帝,为吸引敌军,战死在乱军之中,其忠烈的壮举至今让人潸然泪下。
遵义自古拥军爱民,位于城南的“迎红桥”是红军和遵义百姓鱼水情深的见证,连续十几年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是最好的阐释。
遵义人民始终崇尚英雄,“清三儒”“汉三贤”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,“务本堂”“二冉碑”“申佑祠”等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地,与红色遗址遗迹、三线文化遗址遗迹和浙大西迁文化遗址交相辉映,为“遵道行义·自强不息”城市精神注入了丰富内涵。
典型选树,贵在立得起、传得开、叫得响,而培养人品过硬的人是关键一步。
遵义市启动了“思政大课堂”录播活动,遴选一批优秀的思政课老师通过电视平台传播正能量。宣传、组织、政法、扶贫等部门制定下发了有关评选奖励文件,定期开展“见义勇为”“道德模范”“脱贫攻坚”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,既营造了“崇尚英雄、宣传英雄、学习英雄”的良好氛围,也壮大了典型选树的“数据库”。
各级宣传部门切实承担职责,广泛深入挖掘先进典型素材,主动联系高端媒体挖掘报道,提升了典型选树的“命中率”。各级党委政府真切关心关怀先进典型人物,让典型人物真正找到“归宿感”“存在感”。立体施策,构建了培养--挖掘--宣传--关怀的先进典型培育体系。